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16年养殖成功的银鲳鱼想有个家 科研人员要送它们回大海

时间: 2024-01-15 11:14:01 作者:新闻中心

  被称为“世上最难养的鱼”之一的银鲳,在宁波象山港海边的养殖基地被养活了!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银鲳项目组花了整整16年,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创下国内人工养殖银鲳鱼最多的纪录。今年春天,近万条养殖银鲳开始繁衍。5月下旬,孵化出的小鱼苗被放入养殖池,项目组完成了史上规模最大银鲳人工育苗。

  看着小鲳鱼成群结队、精力充沛地绕圈巡游,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百感交集:这些“孩子”生于养殖基地,但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大海,在海上为它们找个安全稳定的“家”已成当务之急。

  银鲳,是餐桌上很受欢迎的美味,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银鲳资源在逐渐衰竭。本世纪初,宁波大学科研团队开始尝试养殖银鲳。要驯服这些倔强、淘气又脆弱的小生命并不是特别容易,从2000年项目组负责人徐善良在海上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获得银鲳受精卵并在国内首次完成银鲳人工繁育起,科研人员就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探索。

  项目组成员之一、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军博士和记者说,他们花了近十年时间,经过上百次调整饲料配方才找到比较合适的食物;后来,养殖银鲳连续多年感染了“白点病”和“美人鱼病”,好不容易养成的人工亲鱼几乎全军覆没。所幸,越挫越勇的科研人员没放弃,一次次从头再来,经过仔细分离培养和大量抑菌试验,终于控制住病菌,2016年实现了人工养殖银鲳亲鱼数量近万尾的突破。

  但来自大海的银鲳不应该一辈子都住在人工基地,为了加快产业化步伐,打造一个有国际知名度的鱼类品牌,科研人员考察了象山港、梅山岛等地,希望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一个“东海银鲳种质与繁育保护研究中心”,承担起东海银鲳的种质保护、选育改良、高效繁育与养殖研发、营养饲料开发、技术培养和训练、科普教育等任务,并每年在东海区域投放几百万尾的银鲳苗种,补充东海银鲳自然资源数量。

  原标题:16年养殖成功的银鲳鱼想有个“家” 东海银鲳完成史上规模最大人工育苗,科研人员正努力把它们送回大海

  被称为“世上最难养的鱼”之一的银鲳,在宁波象山港海边的养殖基地被养活了!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银鲳项目组花了整整16年,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创下国内人工养殖银鲳鱼最多的纪录。今年春天,近万条养殖银鲳开始繁衍。5月下旬,孵化出的小鱼苗被放入养殖池,项目组完成了史上规模最大银鲳人工育苗。

  看着小鲳鱼成群结队、精力充沛地绕圈巡游,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百感交集:这些“孩子”生于养殖基地,但最好的归宿应该是大海,在海上为它们找个安全稳定的“家”已成当务之急。

  银鲳,是餐桌上很受欢迎的美味,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银鲳资源在逐渐衰竭。本世纪初,宁波大学科研团队开始尝试养殖银鲳。要驯服这些倔强、淘气又脆弱的小生命并不是特别容易,从2000年项目组负责人徐善良在海上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获得银鲳受精卵并在国内首次完成银鲳人工繁育起,科研人员就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探索。

  项目组成员之一、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军博士和记者说,他们花了近十年时间,经过上百次调整饲料配方才找到比较合适的食物;后来,养殖银鲳连续多年感染了“白点病”和“美人鱼病”,好不容易养成的人工亲鱼几乎全军覆没。所幸,越挫越勇的科研人员没放弃,一次次从头再来,经过仔细分离培养和大量抑菌试验,终于控制住病菌,2016年实现了人工养殖银鲳亲鱼数量近万尾的突破。

  但来自大海的银鲳不应该一辈子都住在人工基地,为了加快产业化步伐,打造一个有国际知名度的鱼类品牌,科研人员考察了象山港、梅山岛等地,希望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一个“东海银鲳种质与繁育保护研究中心”,承担起东海银鲳的种质保护、选育改良、高效繁育与养殖研发、营养饲料开发、技术培养和训练、科普教育等任务,并每年在东海区域投放几百万尾的银鲳苗种,补充东海银鲳自然资源数量。

  原标题:16年养殖成功的银鲳鱼想有个“家” 东海银鲳完成史上规模最大人工育苗,科研人员正努力把它们送回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