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湖北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人头攒动、热闹特殊,2023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此举办,第一批10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据悉,此活动将继续至28日,累计将放流20万尾中华鲟。
在岸边十几个大型暂时鱼池中,游动着大小不一的中华鲟。据介绍,此次放流既有上一年繁衍的幼鱼,也有2011年、2013年、2019年等不同年份繁衍培养的子二代个别,可完成对中华鲟户外种群数量弥补和年龄结构调理。志愿者经过大鱼担架抬,小鱼用桶装的方法,将中华鲟放入放流通道。拉闸后,中华鲟随水流滑入长江,回归自然。
放流活动招引了宜昌市大批志愿者的活跃参与。三峡大学学生钱佳玥在现场帮忙组织工作,她说:“可以亲眼目睹咱们的‘水中大熊猫’回归故乡,是一件非常侥幸的工作。”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宜昌人,她对十年禁渔方针以来长江水清岸绿的改变感到欢喜。“放流活动对维护中华鲟和长江生物多样化含义特殊,咱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建立环保认识,活跃做出呼应国家维护长江的召唤。”
现场还举办了鱼类画作展,作者是来自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王东云。他带来了自己创造的“百鱼图”系列画作的部分著作,招引了大批市民观赏。“人们一般对长江里有什么鱼不太了解,我期望可以经过我的著作让各位理解除了中华鲟、江豚,长江里还有许多珍稀物种,进步我们的生态环保认识。”他告知记者。
据三峡集团介绍,中华鲟起源于白垩纪,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是我国特有的陈旧珍稀鱼类,也是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品种之一。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我国一级野生维护动物,2010年被显示自然维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人工繁衍及放流是维护中华鲟的要害手法,本次放流是三峡集团1984年以来第68次展开流域化中华鲟放流,已累计放流550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