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俗称鳊鱼、草鳊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鱼类,曩昔首要散布于湖北鄂州的梁子湖,现在已成为华夏大地最首要的淡水鱼类之一。
武昌鱼的一种团头鲂,是新我国树立之后第一种被命名的淡水鱼,也是新我国树立后第一种被驯化、养殖成功的淡水鱼,在我国物种驯化与使用史上具有极端重大意义。
在广袤的我国大地上,约有800多种淡水鱼,但在适当长的前史中,吃上鱼,关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奢华的工作。
我国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端挖塘养鱼,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淡水养鱼的国家;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写出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2000多年前,百越一带的民族创造出“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的高明技巧。
简而言之,我国养鱼史可缩写为:商代开端池塘养鱼;汉代开端,鲤鱼养殖已遍及;隋唐曾经,政治中心在北方,首要单一养殖鲤鱼;宋代今后,政治中心转移到长江以南,湖泊河流许多,草鱼、鲢鱼、鳙鱼和青鱼渐渐的变成为“四我们鱼”。但限于鱼苗繁育技能的瓶颈,我国古代养鱼严峻依靠户外捕捉育鱼苗,养殖品种仅限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少量几种,养殖规划也很有限。
因而,养鱼的古代人简直都是近水而居,种稻捕鱼。如我地点的西双版纳区域,极爱吃鱼的傣族员,根本都生活在江河边上,1000多年来均以捕野生鱼为生。生活在山区的哈尼族员等根本没有过多的鱼能够吃。
直到新我国树立之后,跟着西方现代养殖技能的引进和我国淡水鱼研讨的鼓起,我国的鱼类人工繁衍技能才日趋老练,四我们鱼养殖全面铺开,一些外来鱼种被引进(如罗非鱼),一些全新的淡水鱼品种逐步被开发出来,鱼成了我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好菜。
1950年,我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讨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树立,1954年由上海迁到武汉。
1955年,水生地点鄂州梁子湖树立工作站,从事鱼类生态学调查研讨。西南联大结业的年青科学家易伯鲁,以及20多位搭档去参加了,研讨鱼类的食性、生态散布等,短短几年间,调查到梁子湖共有63种鱼,收集到30种经济鱼类一手生态材料,宣布论文15篇。
据一位科学家回想,在一次周末鱼类计算完毕后,主管工作站的刘健康说买点大鱼来“打打牙祭”。出于鱼类学家对新品种的猎奇,刘站长看着活蹦乱跳的鱼问:究竟买哪种鳊吃呢?长春鳊,仍是三角鳊?渔民主张买“团头鳊”,说“这种嘴圆的更好吃”。
具有敏锐调查力的刘健康觉得渔民所谓的团头鳊在分类学上还没有记载,可能是一个新种。所以组织易伯鲁仔细调查研讨。经过形状解剖,对骨骼、形状和内脏等作比照,易伯鲁宣布了一篇文章《关于鲂鱼品种的新材料》,将新种定名为“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Yih便是易伯鲁姓名的简称。
1955年团头鲂被发现之后,1956年5月,63岁的毛主席在武汉视察工作,先后18次畅游长江,并写下《水调歌头游水》,其间有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那么什么是武昌鱼呢?武昌在前史上有三个当地,分别是武汉、武昌和鄂州。所谓的武昌鱼首要指古都鄂州盛产的鲜鱼。后人逐步认同武昌鱼为鄂州梁子湖的鳊鱼,首要有三种,分别为长春鳊、三角鳊和团头鳊,这鳊鱼三姐妹被合称为“武昌鱼”。
许多材料都说,易伯鲁发现的团头鲂比别的两种鳊鱼肉质更好,因而易伯鲁把团头鲂定为正宗的武昌鱼。现实并非如此,易伯鲁在晚年采访中谈到,武昌鱼不是一种实体的鱼种,但把团头鲂说成是武昌鱼的一种是能够的。
武昌鱼“火”起来后,水生所接着对几种鳊鱼进行了深入研讨。其间水生所曹文宣(现为我国科学院院士)在梁子湖不断调查研讨,并虚心向渔民学习,在1960年宣布《梁子湖的团头鲂与三角鲂》文章,指出团头鲂个头肉质均最好,并且成长快,性老练比三角鲂早一年,卵的数量更多,更易捕捉。团头鲂人工受精的成功,也代表着团头鲂彻底合适池塘养殖,成为一种新的淡水养殖鱼类。
同期开展工作的另一位女科学家柯鸿文深入研讨了团头鲂的繁衍与养殖问题。1965年,团头鲂鱼苗、鱼种、人工受精、与草鱼混养等相继取得成功,就这样,一个成活率高、周期短、肉质鲜美的优秀淡水鱼诞生了。
尔后,团头鲂作为武昌鱼的代表,被引进到我国各地。出了武汉的武昌鱼甚至在东北和新疆,长势都非常好。据计算,2016年武昌鱼年产量挨近80万吨,成为我国第七大淡水鱼类,也成为亿万我国人餐桌上的一道好菜。
武昌鱼可谓我国生物学界精彩的研讨事例之一,也是我国科学院谋福公民、服务社会的精彩华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