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从2020年1月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来,已过去了三年半,时间不长,但长江支流已出现了鱼儿“扎堆”的画面,例如2022年5月,安徽池州黄湓大桥下的黄湓闸的江水被鱼群染成黑色。
看来,禁渔计划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一条令人心痛的消息:长江白鲟正式公开宣布灭绝,因为过去20年,从未发现白鲟活动的踪迹。
曾经江边农村流传着一句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千斤腊子指的就是中华鲟,中华鲟的确能长到千斤重,曾经有人就遇到过400多公斤重的中华鲟,万斤象指的就是白鲟,因为白鲟有一条长长的象鼻子,俗称象鱼、象鼻鱼。
白鲟的个头就更大了,最大体长超过7.5米,最大体重还可以超过500公斤,是长江中最大的鱼,素有“长江鱼王”之称,白鲟也是长江中最凶猛的鱼类,所向无敌。
白鲟主要以鲶鱼、鲤鱼、鲢鱼、鲫鱼、鳊鱼等多种鱼类为食,每次进食量非常巨大,一次性可以吃下上百公斤,当然,有时也会吃一些虾蟹,不过只是把它们作为小点心,毕竟小虾小蟹只能够它塞牙缝的。
白鲟寿命一般在30岁左右,雌鱼成熟年龄在7至8岁左右,雄鱼成熟年龄在5岁左右,白鲟鱼成熟卵粒为灰黑色,比我们一般见到的鲫鱼卵和鲢鱼要大得多,研究之后发现一条体重31公斤雌鱼可怀多达20万粒鱼卵。
白鲟是长江中最凶猛的鱼类,绝对没天敌可言,每次产卵又那么多,多达20万粒,就算是99%的卵子被其它鱼给吃掉了,只要有1%的卵子存活下来,也会有上千条白鲟鱼苗,为何会被灭绝呢?
“白鲟灭绝”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在21世纪,白鲟共现身过两次,一次是在2002年12月12日,一条受伤的白鲟突然现身在南京段潜洲段附近,被一位渔民给发现了,长3.3米,重约130公斤,后来,水产专家专门替白鲟清理和缝合伤口,然后送回江中。
2003年1月27日,又有一条受伤野生白鲟现身四川宜宾,被渔民误捕了,是一条雌鲟,长约4米,体重在160公斤左右,肚中有待产的数万粒鱼卵,水产专家专门为这条雌鲟整治后,并在其身上安装了电子追踪仪,对其跟踪。
这是野生白鲟的最后一次现身,在接下来的19年里,再也未曾发现白鲟的踪迹了,早就有专家这样认为:长江白鲟可能已灭绝了,预测灭绝时间可能在2008至2010年之间,功能性灭绝有几率发生在上个世纪末。
只不过,大家都在等待奇迹的出现,长江支流有千万条,说不定一个白鲟群体隐藏在某个比较隐秘的水域中,但是19年过去了,还未曾发现任何踪迹,说明奇迹终究没能出现,白鲟真的已经灭绝了。
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在上个世纪,我们对长江流域鱼类过度捕捞,未受任何制约,其中也包括了白鲟,据说白鲟是当地一道独特的美味,反正我是没吃过。
听老一辈人说,几十年前曾吃过长江白鲟肉,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白鲟鱼卵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美味,既可以直接做熟了吃,也能做成美味可口的鱼子酱。
白鲟鱼后来受到了特别保护,不允许渔民再捕捞,但是大量渔民使用鱼网捕鱼对白鲟鱼也造成了生存威胁,因为白鲟鱼的个头很大,容易被鱼网划伤。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在过去几十年里,长江流域污染严重,多家工业废水都往江里排,水质持续恶化,鱼类数量大幅度减少,而白鲟又是长江中的“大胃王”,一次性要吃掉上百斤鱼,没有了充足的食物供应,直接威胁到白鲟的生存。
当江水质量变差时,长江中的鱼类非常容易生病,2012年,水产专家就发现多只江豚相继死亡,在它们的消化系统中没有食物残留,怀疑可能是死于中毒、传染性疾病和饥饿等原因。
总之,一代“长江鱼王”白鲟正式公开宣布灭绝,以后我们只可以在照片中观看白鲟了,这对我们是一种警示作用,因为长江中还有多种鱼类已进入了濒危灭绝状态,2018年,有消息称长江中的濒危鱼类达到92种之多,刀鲚、凤鲚、中华绒螯蟹、中华鲟和江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