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平乡县历史上属于大陆泽,广袤百里,滏阳河、老漳河等河流众水交汇,因此常年水灾,庄稼歉收,穷苦人家常常靠煮熟的小鱼充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变,小酥鱼的制作流程与工艺慢慢的变好,小酥鱼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地方名吃,这就是以骨酥肉烂而鱼形仍就保持完好著称的平乡酥鱼。
在平乡县,会做酥鱼的村子很多,其中尤以豆庄酥鱼最为有名。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美味可口、回味无穷的豆庄村的平乡酥鱼是怎么做出来的,一起品尝这道当地百姓过年时必吃的美味。
走进豆庄村陈风国家制作酥鱼的作坊,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操作。院子里几十个蜂窝煤炉子上都在文火炖制酥鱼,一个个砂锅里飘出浓浓的鱼香。陈风国手拿一个大号砂锅,正在清洗,他和记者说:“传统作法必须用这个,铁锅做出来鱼腥气,因为它有铁锈味,所以鱼就腥气,所以一般不用铁锅。砂锅好处是不改变口味,它能保持原有的风味。”
砂锅清洗好后,放在蜂窝煤炉子上,倒入约1/3的热水,加入一些盐。陈风国说,炖制酥鱼必须用砂锅,水热后放盐,水开后放鱼。“水加温以后成盐水了,它一开锅,你放鱼,鱼它就禁住了,它不散,做出来鱼,口感好,有劲。如果是凉水,凉锅凉水,后加盐,鱼做出来后,容易散掉,口感也不好。”
等水开的工夫,陈风国把提前杀好的鱼又清洗了一遍。他和记者说,制作稣鱼的鱼也是有讲究的。“咱是用活鱼,用鲜鱼,做出来味比较好。我经常做的就是鲤鱼、小白条、武昌鱼、小鲫鱼。小鱼都是咱这边河道里、水库里边野生野长的小鱼。他每天打,我每天拉回来、加工。”
水开后陈风国先把一个小篦子放在锅底,防止炖鱼时糊锅,然后把洗好的鱼一条条按顺序放进去,一砂锅鱼大约15斤,能放十一二条一斤多的鱼。鱼放好后加入热水,没过鱼,倒入一些料酒,之后把一个盘子扣着压在鱼上,使鱼完全浸泡在热水里。随着水煮的时间慢慢的变长,会有一些沫漂起来。陈风国说,必须把这些沫撇出去。“这样不影响口感,不然做出来鱼会腥,再说也脏,看着也不卫生。”
等沫撇除干净后,陈风国拿出一个提前包好的香料包放入砂锅里。他和记者说,这个香料包是他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良的,是炖好酥鱼的秘笈之一,里面的宝贝可不少。“有二十来种吧,大料、花椒、小茴香、桂皮、陈皮、辣椒、丁香、肉寇、毕卜,都是提香、开胃、去腥,人吃了增加食欲。”
除了香料包,陈风国又往鱼里加入了一种特制的材料,那就是他自己独家调制的糖色水。“一个是增加它的口感,重点是上色,颜色好看,人看了有食欲。用白砂糖,用一个铁锅把白砂糖放进去,在火上小火慢慢搅。白砂糖慢慢变成糖水,糖水慢慢上色成红色,红色慢慢变成黑色,火候必须掌握好,熬一个多小时。到想要那种火候以后,加水,稀释成糖色水。”
佐料都加好后,陈风国拿出一个塑料薄膜,严严实实地蒙在砂锅上。他说,包严实后能起到高压锅的效果,剩下的工作就是用文火炖6个小时左右。因为工夫长,有外地顾客给平乡酥鱼起了个雅名工夫鱼。“就是耗工夫哩,没工夫你就做不成了。从盖上薄膜开始算,得六个小时,刺才能烂。”
随着炖制时间慢慢的变长,锅里的鱼味越来越香。鱼炖好后,还需要静置几个小时放凉,这时你揭去薄膜,一锅骨酥肉烂、滋味鲜美的酥鱼就做好了。鱼色泽金黄,体形保持完好,而里面的刺都已经炖烂了,食之酥软可口,刺和骨头都可以食用,所以叫酥鱼。
陈风国说,平乡酥鱼是平乡县的著名地方名吃,据老人们传说,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仅仅他们家制作酥鱼就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到我这辈已经三代了,我有个大爷,他教的我。我大爷他父亲,现在如果在世的话,应该百十岁了。就拿俺家做酥鱼说,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应该。”
在陈风国制作酥鱼的过程中,不时有顾客找上门来购买,他们都对陈风国炖制的酥鱼赞不绝口。
顾客1:“这个鱼年年吃,不赖,挺好。每年过来买来,味道比较好,比较卫生,味道比较独特。先买两锅,到春节以前肯定还要弄两锅,来个朋友都吃点。”
顾客2:“味挺好的,准备再弄两锅,往朋友那送点。经常吃,口感好,没剌,吃七八年了。送朋友送个六七锅,朋友也说这个鱼特别好吃。”
每到春节,陈风国的酥鱼都是销售最旺的时候,平均每天能卖百十锅。除了我们上面看到的用大型鲤鱼、武昌鱼等炖制的酥鱼,平乡酥鱼还有一种用小鲫鱼、小白条、小杂鱼等小鱼制作的小酥鱼,一砂锅可以装许多条,味道同样鲜美。除了在豆庄老家制作外,最近几年,陈风国在平乡县城租了个门脸,他炖制的稣鱼除了零售卖给普通居民,还走进了平乡县城的各大宾馆、饭店,登上了大雅之堂。近年来,更有邢台、石家庄、太原乃至北京等外地顾客争相购买,平乡酥鱼的知名度慢慢的升高。现在陈风国正在研究把炖好的酥鱼分条放入包装袋内抽真空后销售,以使保存时间更长,长途运输更方便,这样会有更多的外地顾客品尝到鲜香酥软、回味无穷的平乡酥鱼。
“用砂锅制作,把鱼放凉以后,小心翼翼地放到一个塑料盒子里边,然后把汤再倒进去,原汤原鱼原味,再把它封住,真空,杀菌,那样也就有保质期了,也能销到外地去了,能销到很远很远地方去了。”(河北台记者杜岩卿 邢台台记者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