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四届广东水产种业产业大会上,海大集团旗下广东百容集团良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容集团”)和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双双获颁“广东水产种业风云榜·十大种业企业”。
种质资源是国家重要的遗传物质和基因资源。作为全世界水产种苗规模领先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海大集团将种苗作为养殖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而在育种核心领域有所突破,也代表着数十年的长期坚守。
近20年来,海大旗下百容集团深耕淡水鱼苗育种,在行业率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育繁推”一体化商业化育种体系,成为国内少有的兼具科研攻关实力和产业化能力的鱼苗育种龙头企业。
在科研端,百容集团全方面开展分子生物学、基因编辑、性别控制、家系选育等研发以及产学研合作,在淡水鱼苗领域建立起领先行业的技术优势;在产业端,百容集团依托海大集团的全产业链支撑,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有效解决养殖痛点,将种业研发的技术优势快速高效地转化为面向市场的产业化优势。
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水产种业振兴企业名单中,包括草鱼在内的四大家鱼被列入“破难题”序列,百容集团则是攻克四大家鱼种业难题的主力企业之一。
草鱼是我国淡水大宗鱼类产量最大的养殖品种,占比约25%,年产量超过了550万吨,可谓“鱼中主粮”。土生土长的草鱼竟然面临种业破难题的困境,这并非危言耸听。
有专家分析,鱼的基因在人工饲养、繁育中,是一个不断退化的过程,种质问题已成为制约草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亟待加强对草鱼种质资源的利用和良种选育。
“草鱼育种最难的是坚持,因为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百容集团总经理尹建雄说,依照国家培育新品种的要求,亲本至少要完成4代培育,子代再经历连续2年养殖对比试验,才能申请国家新品种。草鱼的性成熟期一般是4年,因此育成一个草鱼新品种至少要16年,一般要20到30年。
百容集团从2003年成立之初开始研发草鱼种苗,迄今持续投入研发近20年。“刚开始研究草鱼的时候,在肇庆找了一个山塘水库,连电话信号都没有,只能一遍遍跑到外面打电话沟通工作。”百容集团研发负责人陈柏湘回忆说,当初加入团队的青年熬成了中年,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这些年,百容集团从珠江、长江、黑龙江等水域广泛收集草鱼原种,建立基础群体,再综合采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雌核发育、分子育种等技术,经过严格对比测试,筛选出草鱼良种并持续调整优化。
良种选育带来的养殖效益是明显的。尹建雄说,百容集团在广东、江苏、湖北等地投放其选育的优质草鱼种苗,同等条件下百容草鱼苗比普通草鱼苗的生长速度快24.6%,且鱼体规格越大,长速效果越显著。普通草鱼苗一般长至12斤,百容草鱼苗能长到15斤。
也因此,百容草鱼苗价格比市场价高出3倍,依然备受养殖户欢迎,在业内形成良好口碑。“百容草鱼苗身材好、长速快、抗病力强,即使在市场低迷的行情下,也能实现盈利。”一位采用百容鱼苗的云南养殖户说。
目前,百容正在开展全雌草鱼选育项目,力争实现草鱼在国家新品种上的突破。该品种最大的养殖优势是雌性率高达96%、养殖周期变短、饵料系数降低,或让草鱼的生长速度在原有基础上整体提升5%-8%。
研究显示,我国水产种业企业大多起步较晚,总体呈现出“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的特征。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9年,年均苗种出售的收益超过1000万元的水产种业企业只有17家,超过500万元的仅有30家。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鱼苗育种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百容集团近20年的投入和坚守,使其获得了研发技术和市场拓展的先发优势。
目前,百容集团在国内主养淡水品种方面,拥有全球领先的种苗研发技术和良种资源储备,在罗非鱼等品种上打破进口种源依赖的卡脖子问题,在草鱼、鳊鱼、鲫鱼等传统品种上推陈出新,在黄颡鱼、生鱼等品种上率先实现单性苗种的规模化。
其中,百容集团培育的团头鲂“华海1号”、长珠杂交鳜、杂交鳢“雄鳢1号”入选国家水产新品种,“百容牌”草鱼苗、黄颡鱼苗、鲫鱼苗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超雄黄颡鱼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
在种业领域,随国家层面加快推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农业科学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引领作用正在慢慢地增强。
数据显示,自1996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开始审定水产新品种以来,截至今年共审定通过236个水产新品种。其中,1996至2000年,企业仅参与研发3个新品种;2016年至今,公司参与培育的新品种达到73个,参与率上升到75%。
今年7月,百容集团培育的杂交鳢“雄鳢1号”通过新一批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这也是广东今年唯一的鱼类国家级新品种。目前,百容集团已拥有3个国家水产新品种,成为首批“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名录”的20家入选企业之一。
在尹建雄看来,淡水品种选育因为育种周期长、养殖品种多、规模企业少,难度更高,因而新品种选育一般是科研院所主导,但非市场化育种可能会引起科研需求与产业需求不同,使新品种的后续推广跟不上。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科研院所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创新模式,开展大宗养殖种类商业化育种联合攻关。百容集团与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水科院珠江所、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所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伙伴关系,每年投入超过3000万元研发资金用于优质品种开发,设立水产鱼类育种院士工作站,配备遗传育种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以及一系列大型仪器。
比如水产新品种杂交鳢“雄鳢1号”,有效解决了养殖群体中雌性生长慢、个体小、饲料系数高等极度影响经济效益的痛点问题,经过连续3年中试养殖,其雄性率93%以上,生长速度整体提高25%以上,相同产量饲料投入降低8%至20%,在广东主产区每亩增收3万至5万元,综合效益提高40%以上。
作为国内少有的具备商业化育种实力的淡水鱼苗育种企业,百容集团的另一优势是海大集团的全产业链支撑。
尹建雄说,由于海大集团在种苗、饲料、动保、养殖等全产业链都形成了优势的产品布局,并且拥有广泛触达市场终端的服务体系,这就更利于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比如种苗和饲料就能调整搭配,形成产品力的优势叠加。
依托海大集团的支撑,百容集团已经建立4个鱼虾遗传育种中心,占地面积1.5万亩的28个鱼苗繁育基地,每年生产销售各类优质鱼苗100余亿尾,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的近百万亩养殖水面,带动水产养殖户增收逾10亿元。
“商业化育种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随着各种优质种苗的出现,养户越来越认识到‘好苗’的价值。”尹建雄说,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行业对优质种苗的需求会慢慢的高,做种苗能带来的价值也会更加凸显。
尹建雄表示,百容集团未来将逐步加强技术改良,合理运用家系选育,并叠加性别控制、基因编辑等精准育种技术,同时探索工厂化育苗模式,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优质种苗,进一步发挥种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引领作用。
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战略合作单位、联合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直播/晚宴等系列冠名单位等,火热招商中,欢迎优秀企业合作
支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农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媒体
产业化。这是一场牛蛙全产业链大阅兵,汇集种苗、饲料、动保、养殖、加工、消费等产业链条的企业,充分体现完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标准化。这是一场关于牛蛙绿色养殖标准化大讨论,产、学、研、政、媒齐聚一堂,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牛蛙养殖生态化改革,引领牛蛙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品牌化。这是一场牛蛙市场品牌大营销。牛蛙成为当代人餐桌上的“新宠”,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牛蛙餐饮市场吸引了众多品牌入局。牛蛙餐饮品牌纷纷在品牌故事与特色元素上发力,依靠品牌文化内核引发消费者的认同感。
食品化。这是一场牛蛙预制菜大汇演。牛蛙精深加工持续不断的发展。站在预制菜的风口,随着无损冻蛙等技术的迭代更新,牛蛙预制菜工艺的不断的提高,精深加工将成为牛蛙产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采用“1+1+N”的活动形式,一场主论坛+1大展览(牛蛙全产业链、美食展览)+多项细分活动的形式,参会人数超1000人,参展企业超50家。
邀请政府、专家、企业等,围绕牛蛙绿色升级和高水平发展开展讨论,输出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