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的理水沟、田坎除草、耕田、放水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李兴治和村民们一起,插下了今年的第一株稻秧。
与往年不同,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耕仪式,没有以往的繁忙景象,但李兴治的心中,依然很有底。
底气来自于数据的增长,李兴治创立的“五米常香品牌”,在疫情下反而迎来新的机会,同比销量逆势增长20%。
“没想到强劲反弹的消费现象,竟然会率先出现在大米上,在大家消费观念开始转变的当下,粮食的刚需性反而开始显现。”李兴治告诉记者。
九年前,当他正准备种下第一株水稻时,很多人都告诫这个80后的“新农人”,“干农业,没有多年的经验,皮毛都学不到。”但他“活”下来了,而且活得慢慢的变好,他所创立的品牌“五米常香”,年产值已超千万。
李兴治出生于黑龙江这个稻米之乡,小时候时常和家人一起,挽起裤脚下田,用他的话来说,“我一直是农民的孩子。”
在大学刚刚毕业时,李兴治被分配到体制内工作,轻松,但也着实机械,他渐渐感到这份工作上升空间不大,生活能一眼望到头,“但外面的世界还那么精彩”。
20岁的时候,他只身一人,前往深圳经商,手机生意做了十来年,从3G到4G,从4G到移动网络,他多次感受到了互联网浪潮的冲击。
李兴治有着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也有理想主义者的坚持。即使手机公司经营状况不错,但骨子里的创业基因,还是驱使着他不停地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他想起曾经在深圳的日子:吃着当地口感略硬的大米,越发怀念家乡香甜软糯的大米饭。
北方人去了南方,有两样东西就成了情结。“一是家乡;二是作物,特别是大米,每每想起都流口水。”
“我还是踏踏实实地立足黑土地,干点‘接地气’的事儿”。他开始捣鼓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卖大米。
在他看来,大米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机会:60%的中国人以米为主食,我国年均稻谷生产量2亿吨,消耗量1.9亿吨,但依然没形成强势的大米品牌。在李兴治的家乡,北纬44度,夏短冬长,温差大,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让五常大米远近闻名。
“没有品牌、没有巨头,也很少有人用互联网的思维做”。同时,市场上售卖的五常大米,品质也参差不齐,急需有好的大米品牌去制定行业标准。
在跨入而立之年时,这位创业老兵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成为一名大米“淘金者”,在米业里继续寻找人生价值。
2011年,五米常香品牌正式成立,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回到家乡——五常,用不一样的方式开始种大米。
但那时身边的人劝他,“进入市场太迟,肉都被吃掉了,搞不好连汤都喝不到。”
按照传统的经营理念,生产、加工、销售,是大多数粮食经营企业的发展之路。李兴治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对于业内新手来说,一开始就在整一个流程上发力,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精力去拓展市场。这对于业内新手来说,显然不切实际。
“要集中精力做好两件事,一是把大米种得好,二是大米推得好。” 李兴治对现状看得很长远。高端品质的品牌大米将会成为市场新宠,在最初的阶段,他就率先注册了“五米常香”的品牌,迈出品牌建设的第一步。
由于精力和资金有限,公司并不种地,而是向农民收购大米。而当体量逐步扩大之后,公司开始自己拿地,参照当地农民的种植经验,他对种植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坚持人工插秧,用有机肥等。
7年前,李兴治又做了一个举动,有些同行至今还不理解。在2013年电商最火的时候,他便开始选择开天猫店,除了线上的渠道之外,李兴治开始在营销上投入大笔费用。
电商在当地起步兴起,物流等配套设施还没那么完备,李兴治便跟工人一起,开车运送粮食,亲自随车发货。
2013年底,五常市迎来两场罕见的大雪,导致乡间道路中断,时值五常大米销售旺季,很多大米运不出去,李兴治的工厂收到了1000多个订单,在这种情况下,他一边四处打听大米的销路,一边一趟一趟地开车,把货打包好送到市里。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新零售渠道有了不同的需求,包括李兴治在内的一批“新农人”,都玩得风生水起。
率先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推出小包装精品米系列新产品,充分的利用电商的销售平台, 截止目前,“五米常香”线余家店铺,线上也入驻了京东、天猫、以及亚马逊多家线上平台,同时“五米常香”和阿里巴巴联合推出定制款,消费者只要在市场上买到产品,扫码就能辨别五常大米的真假。
在2015年11月26日,“五米常香”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如今五米常香已发展成为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司,品牌价值提升了,销量增加了。
没有了生存压力,但李兴治依然“不安分”,疫情下同比销量逆势增长20%,也让李兴治更看重线上渠道这片沃土。
与此同时,时隔十一年后,阿里巴巴开始重启“春雷计划”,计划重点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内蒙古等八个核心省区建立 “数字粮仓”。
经过一年多的洽谈,“五米常香”和阿里巴巴基于各自的优势资源,开始探索新的模式。所谓的“数字粮仓”,其实就是一整套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的人餐桌的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
天猫食品生鲜行业总经理朱霞曾在公开场合介绍,“数字粮仓”本质上,一是打通原产地农产品直供的销售经营渠道,让我们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买到粮仓直供的货;二是孵化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原本品质高、知名度低的农货也能打响名声;三是搞好时令销售,加速农产品的爆发;四是培育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五是产业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县建立农货基地,形成品牌效应。
李兴治说,达成相关合作后,消费者通过淘宝 “数字粮仓”,就可以直达五米常香的销售页。
“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开拓了更多的线上渠道,品牌认知也会得到强化。”李兴治说,就农业领域而言,变化正在自下而上地发生着。
他感触颇深。“从一粒种子,培育它发芽、育苗、插秧,然后施肥、浇灌、秋天收割,再到生产,需要99道工序,创业是相同,不能急功近利,你应该去掌握时间的规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